–从药物到非药物慢病调理的实践

石子浛

一直以来,我都是做慢病治疗的,以前专门做药物搭配,帮助别人治疗慢病,这个工作过程有七八年。但在治疗慢病的过程中,我发现药物或者单纯的西医,哪怕是中药,都不足以真正调理好慢病。后来我就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慢病患者慢慢康复,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在去年平时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是本着对病人或者有健康需求的朋友的需求,来思考要给对方什么样的方案。​

2003年,我开始从药物治疗慢病转向非药物调理慢病。这个过程中,我做了一个很慎重的选择和思考。当时,当我们提到用非药物调理慢病时,很多人都觉得诧异,甚至不可思议,他们认为药物都解决不了、医院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非药物又怎么能解决呢?而且当时市面上似乎没有用非药物解决慢病的可行或相对成功的方案。所以,我当时就开始走这条路。​

走这条路,就像谢老师刚才说的,是一条正确的路。因为人们本能的需求就是不想吃药、想少吃药或者不吃药,让自己的慢病能逐渐恢复。但即便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很多人还是对非药物解决慢病持不相信、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

我们觉得这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难在哪里?难在别人的理解和接受,难在我们要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正确是因为人本来就不是靠吃药长大的,人的细胞也不是靠吃药来滋养的。特别是西药,它只能解决症状问题,解决不了根源性问题。所以我们知道这件事是正确的,即便难,我们也要去克服。​

以上大致就是我从药物到非药物调理慢病的过程。我们从事非药物调理,开始投身健康行业,也是因为家人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才陆续接触健康、探索健康,然后走入健康行业。因为我们想让自己的家人健康状况更好,所以可以说是因为健康理念而踏入了这条健康之道。​

我来讲一下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在三十几岁的时候,身体就非常虚弱,因为生了六七个子女,那个年代没什么好吃的,生活压力又大,也没有营养师指导,还要做很多家务和农活,这就意味着她摄入的营养过少,消耗的能量过多,导致身体严重亏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带妈妈去医院看过,包括帮她输血,还经常带她去南宁、桂林的各大医院检查,中医检查没查出什么问题,西医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脏腑有器质性变化。但她就是怕冷,不能碰水,夏天还要穿毛衣、棉衣,虚得很严重。正是妈妈的这些身体问题,让我开始进入健康行业。从一开始用药无法解决她的问题,到慢慢接触非药物的方式。接触非药物调理也是有个契机的,大概在 2000 年左右,我们开始接触营养学,觉得或许可以用营养学来尝试解决她的身体问题。​

于是我们开始用营养学的方式给她补充营养,她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从开始慢慢调理她的营养和心态,让她适量做些活动和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慢慢她的身体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当时用药物到非药物调理,帮助她从夏天穿棉衣、毛衣,逐渐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穿衣,这也经历了一两年的时间才康复。​

但到了 2017 年,我们发现她又得了另一种慢性病,当时她突然消瘦了很多。看到她消瘦得厉害,我们很疑惑,是甲亢吗?因为我是学药剂的,对药理比较了解,所以就用排除法来分析。她消瘦,第一种可能是有严重的恶性肿瘤,我们需要排除;第二种可能是甲状腺甲亢这类问题;第三种可能是代谢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引起的消瘦。所以我们在为她进行身体慢病调理的过程中,发现她得了糖尿病。​

当时在桂林市医学院和临桂的二院做了检查,空腹血糖是 17.3,餐后血糖 24.3,数值很高。医学院要求她马上住院,但她没带衣服,医院让她回去等电话,结果第一天没打,第二天也没打。然后妈妈就说:“你不是做糖尿病调理的吗?你帮我调吧。” 我跟她说:“我帮你调没问题,但我用的是不吃药的方式。不过这得经过你女儿、儿子还有你老伴的同意。”

因为你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母亲,是我们兄弟姐妹共同的母亲,所以要我们一起商量方案。后来大家同意后,我们就用非药物的食疗方式慢慢帮她调理。

我们知道糖尿病的发生从病理角度看是代谢性问题,平时我妈妈的饮食都比较清淡,那她为什么还会得糖尿病呢?她的空腹血糖 17.3,餐后两小时 24 点多,血糖很高。有一种可能是她的胰岛功能下降,分泌的胰岛素数量少了;或者是肝脏储存和释放糖的能力混乱了;也可能是肾脏排糖的能力差了;还有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营养无法很好地分配,好的营养吸收不了,糖作为一种营养,不好的营养又排不掉。所以从病理来讲,我会从这四个层面去帮她调理。从脏腑角度,我们肯定要帮她养胰腺、肝脏、肾脏和肠道。​

第二个,从经络筋膜的角度,肝脏、脾脏在中焦,肾脏在下焦,肠道也在中下焦。所以从经络角度看,重点问题在中下焦。于是我们开始给她制定方案,一边进行食疗或对应的营养补充,一边给她做经络疏通,特别是中焦的肝脾、肝胆、脾胃部位以及下焦的肾脏、泌尿生殖系统和大小肠部位。同时改变她的饮食结构,配合一些低升糖的主食,避免餐后两小时血糖出现高峰值。通过这种方式,她的血糖慢慢降了下来。​

我们调理到现在,从2017年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她都没有吃过一颗降糖药,也没有打过一个单位的胰岛素,这对我妈妈来说是最好的结果。早期在没有接触通天开泰 TKT 的仪器和疗法时,我们只是让她去外面的理疗馆,让别人用手疏通她的中下焦或者整个督脉,但效果没那么明显。​

我是在2023年接触到TKT的。它的渗透性很强,功能也很全,然后我就开始用TKT帮她调理。在帮她疏通任脉、打通小周天的过程中,重点疏通中焦的肝脾、肝胆、脾胃板块,再配合疏通下焦的泌尿系统和大小肠部位。之后她的血糖有了质的改变,即便她一日三餐偶尔没有配合吃低升糖主食,血糖也相对稳定,不像原来那样,稍微不注意饮食,血糖就容易波动。以前她血糖偶尔升高,就会打电话给我,说:“我的血糖好像又有点高了。”这三年用 TKT 熨经疗法帮她彻底疏通经络筋膜后,她的血糖,特别是空腹血糖基本稳定。我妈妈到今年 10 月份就满79岁了,1946年出生,也快80岁了。她的空腹血糖基本在8以内,有时候六点几,有时候七点几,有时候8左右,基本在6到8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基本在九点几,有时 10.3、10、9.5、9.8 左右。​

因为她年龄大了,身体各方面机能有退化,能保持这样的血糖水平,我们觉得已经很好了。老年人有退行性的胰岛功能衰退和脏腑功能衰退,这种情况下,她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都算是达标的。所以基本上,她现在年长了,身体状态反而比原来好。​

同样是有慢性病的人,我的一个堂姐也有糖尿病,她 61 岁。在没找我调理之前,她的状态还不如我妈妈。所以我们用 TKT 运经疗法调理糖尿病,心里比较踏实,效果也比较稳定。

我们认为健康要做到 “四通”:第一是观念通,跟患者讲清楚糖尿病的成因;第二是肠道通;第三是循环系统通;第四是经络筋膜通。做到这几点,慢性病是完全可以逆转的。我妈妈七八十岁能有现在这个状态,我很满意,我们家兄弟姐妹也都觉得满意。​

我再讲一个案例,是今年桂林市国土局的一位副局长,因为他还在位,我不方便透露他的名字。​

四月份的时候,我帮他监测血糖,随机血糖是 3.8。我想问问大家,一个人的随机血糖 3.8 正常吗?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在 3.9 到 6.1 之间,餐后血糖在 3.9 到 7.8 之间。​

那天下午我帮他测的随机血糖是3.8,这个数值是比较低的。但一个糖尿病人,为什么随机血糖会这么低呢?我问了他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他早上、 中午基本上吃 3 到 4 口饭,晚上不吃饭,想用这种方式改善血糖。所以他这种属于比较极端的调理慢病的方式,我觉得非常诧异。​

我说:“你现在为了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用不吃饭的方式来降血糖是非常不合适的。”他不仅血糖低,血压和尿酸也高。​

当天在我们桂林市七星区的社区健康管理中心,我给他做了大约20分钟的调理。因为他有高血压,我重点疏通了他整个颈部的风池线,然后整体疏通了督脉,最后用太极玄针,结合运血、运补和正补,重点调理了他中焦的肝胆脾胃区和下焦的肾区。20 分钟后,我倒了一杯水给他喝,大约五分钟后,我帮他测血压,收缩压从刚来的 157 降到 136,舒张压从 108 降到 102,对他的血压帮助很大。​

当时测完血糖,他的血糖不但没比原来低,反而升到了 5.3。这是因为我们在调理过程中,调动了他的气血,让肝脏释放出了糖原。所以我们的TKT熨经疗法,对于糖尿病这种情况,不只能把血糖降下来,还能把过低的血糖调节上去。因为我们在改善他身体状况的同时,也避免了他出现低血糖的风险,比如突然昏迷等。这就是我们 TKT 疗法以及非药物疗法的特点:安全、有效、快速、稳定。​

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案例,比如血糖很高的人、年龄大的人,还有刚出现血糖问题但年纪较轻的人,我们用 TKT 非药物疗法调理时的一些情况。其实除了帮助糖尿病人,我们也帮助一些尿酸高、痛风的患者,以及其他有健康问题的人。当然,在调理糖尿病时,有个重点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下。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问题,高尿酸、高血脂也都是代谢性问题。如果不解决代谢问题,糖颗粒、脂肪颗粒、尿酸结晶就会附着在血管内壁,引发很多并发症,比如心血管并发症、脑梗、中风、心梗,还有神经病变导致的手脚麻木、便秘,以及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底出血甚至失明等。所以我们在调理过程中,不只是把血糖指标降下来并稳定住,还同步解决了并发症。比如调理上焦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调理头颈部可以改善头部循环。这样的调理是系统性的,而不是单一地解决一个指标问题。​

所以用这种整体疗法后,我们心里非常开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别人,自己也能收获快乐。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很好地发扬光大中医传统文化,把 TKT 熨经疗法和我们的好仪器设备分享给更多人。前段时间有个人,我帮他调理身体后,他自己买了一台设备,也要开慢病调理中心。所以我们其实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通过传播信息和技法,让更多人加入 TKT 大家庭,一起传播中医健康理念,传播身心灵健康,做一件有大爱的事。

相关案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