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办康复中心的时候,有一位50多岁的曾女士,刚患尿毒症一年,每周三次透析,刚来时状态挺好,每天有100多ML的尿量。熨经调理1个月以后,尿量逐渐增加,半年以后每天到了1200ML,我们都能感觉她的肾功能恢复了,完全有可能脱离透析。这时,她的主治医生还是没有同意减少透析次数,不可思义的是,突然把她的降压药换了,换药后一个星期,曾女士的每日尿量降到了50ML。这个变故把大家都搞懵了,我们还在不断自查问题,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然后问了她的用药情况,她才想起这段时间唯一的变化就是降压药。赶紧把药停了,又去找主治医生把药换回来,可惜前期的努力都白费了,又重新开始。现在她去主治医生那里,医生都不敢抬头看她。
这个事后我们反思,错误不在医院,也不在医生,是我们把技术用错了地方,治病离不开医院,特别是治重病,医疗机构才是治疗的主阵地,再牛的技术不能进到医院里,没有医院的配合,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从那以后,我们重心就开始转移,寻求医院合作,不因我们的技术好就要和医院比疗效、抢病人,我们要和医院融为一体,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才是TKT发展的主赛道。